爱游戏官方网站“以竹代塑”开辟环保新赛道
栏目: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:2024-05-06

  竹子作为速生、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,是塑料的重要替代品。为深入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,加快推动“以竹代塑”发展,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日前印发《加快“以竹代塑”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。科学保护利用竹资源,可以有效推动竹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,为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。

  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以竹代塑国际研讨会上,中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联合发布《“以竹代塑”全球行动计划(2023-2030)》(以下简称《全球计划》),在“以竹代塑”倡议基础上呼吁相关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的各级政府部门、科研教育机构等,在发展战略和规划中纳入“以竹代塑”元素,共同推动减少塑料污染。

  《全球计划》还从政策、科研、创新、市场到宣传与合作,明确了加速支持措施的出台、促进科研水平的提升、鼓励创新领域的探索、推动市场机制的发展、强化宣传推广的力度、夯实伙伴关系的基础等六大行动目标,共提出23项具体行动。

  此前,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《加快“以竹代塑”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(以下简称《三年行动计划》),提出到2025年,“以竹代塑”产业体系初步建立,与2022年相比,“以竹代塑”主要产品综合附加值提高20%以上,竹材综合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,让人们对“以竹代塑”有了更多期待。

  “竹菜篮摸上去柔软,却能装下十多斤菜,很有韧性。”近日,江西省吉安市市民彭敏网购了一个竹篮,每天下班后都提着它去买菜,“这比塑料袋好用多了,既环保,还有档次。”

  塑料虽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,但污染问题威胁人类健康。随着白色污染日益成为威胁全球环境的突出问题,寻找更合适的塑料替代材料成为紧迫课题。而竹子作为绿色、低碳、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,在许多领域可以替代塑料制品,“以竹代塑”应运而生。

  作为生物降解材料的一员,竹材固碳能力突出,生长速度快,是理想的绿色可持续材料。专家测算,若全球每年使用1亿吨竹子替代聚氯乙烯产品,预计将减少约6亿吨二氧化碳排放。

  我国是竹资源和竹产业大国,有竹子837种、面积756万公顷,年产竹材1.5亿吨,成片竹林面积、年产竹材、年产竹笋数量则分别为世界总量的1/3、1/3、1/2,均位居全球之首。

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竹藤中心尹刚强介绍,如今,我国有竹加工企业1万余家,竹产业产值从2010年的820亿元增至2022年的4153亿元,年均增长30%以上。目前,主要竹替代产品有上万种,分布于日用制品、工业制造、建筑建材、农业生产等十几个领域,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,“以竹代塑”产品潜力巨大。

  “推进‘以竹代塑’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,既是国内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的有效途径,也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解决方案。”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牛波表示,推进“以竹代塑”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从国内看,虽然塑料垃圾大规模泄漏到自然环境的态势得到了有效遏制,但是一次性塑料购物袋、农膜、外卖、快递等领域还仍然存在部分问题。从国际看,塑料污染问题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,全球各国都在寻找兼顾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塑料污染治理道路。

  “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,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、生态工业、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,绿水青山就变成了金山银山。”牛波表示,“以竹代塑”依托竹子的可再生、可循环利用的特性,推动传统生产模式的转变,促进竹资源的生态价值转换,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。

  竹子生长快,固碳能力强,是林业碳汇的重要途径。以竹木加工而成的竹木产品和建筑物,固碳时间也可达几十年、上百年。据测算,中国竹林每年可实现减碳1.97亿吨、固碳1.05亿吨;加工1吨竹材碳排放30千克,分别是钢材的1/216、铝材的1/220和塑料的1/19。

  尹刚强表示:“在日用制品领域,竹吸管、竹纤维餐盒、竹刀叉勺等一次性竹餐具,耐高温、无添加,产品供不应求,竹纽扣等服装辅料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;在工业制造领域,竹纤维汽车内饰、电子设备外壳等,加工过程节能减排,竹包装材料可循环利用;在建筑建材领域,竹板材、竹装饰材料、集装箱底板等产品,轻量化、功能化特性明显,应用范围不断扩大;在农业生产领域,竹基农业薄膜和育苗容器等农林用品,将逐步替代农业生产中的部分塑料制品。”

  尹刚强说:“到2025年,‘以竹代塑’产业体系初步建立,产品质量、产品种类、产业规模、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,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。与2022年相比,‘以竹代塑’主要产品综合附加值提高20%以上,竹材综合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。”

 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,“以竹代塑”在减少塑料污染方面具备竞争优势,但囿于采收成本、技术设备、市场接纳度等因素,产业加速发展仍面临挑战。

  采收成本高。“以一吨毛竹为例,砍伐、装车、运输等环节的人工成本将近450元,而平均市场价格只有不到600元。”江西省资溪县竹产业协会会长邓丰鹤说,目前大部分竹材只能通过人工采收的方式进行,设法降低人力消耗、扩大利润空间,会对从业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带来有利影响。

  技术设备受限。当前竹产业的规模效益较差,很大程度上受到主要竹产品加工自动化水平低的影响。江西省一家竹企负责人坦言,虽然国内竹资源丰富,竹产业在近些年也得到较快发展,但不少生产车间仍需要大量人工操作,生产线还无法实现自动化流水线生产,预计企业设备的更新换代还需要一段时间。

  市场接纳度低。相较于售价较高的“以竹代塑”产品,不少受访消费者表示还是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的塑料制品。如何实现从“便宜、能用就好”到“用得好还要更环保”的转变,将绿色环保理念充分转化为实际行动,也将影响竹制品消费市场的深度开发。

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于文吉认为,从中国提出“双碳”目标,到“以竹代塑”被列入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的会议成果清单,都将为竹产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。

  《三年行动计划》发布了“以竹代塑”主要产品名录,并提出要在重点场景进行替代,在日用领域竹材替代购物袋、餐具等,充分减少购物、外卖场景中的塑料使用;在建筑建材领域使用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管材,利用竹材纵向拉伸强度高、弯曲度高的特点,替代工程塑料管道。

  《三年行动计划》聚焦当前“以竹代塑”产业规模偏小、产量较低、成本较高、技术和装备相对落后等问题,有针对性地部署了七大行动,分别是科技创新提升行动、产业生态培育行动、产销对接促进行动、重点场景替代行动、特色地区引领行动、社会宣传引导行动和国际交流合作行动。

  其中,针对目前竹产业创新突破和技术转化方面相对滞后等问题,《三年行动计划》提出加强科技创新支持,组织“以竹代塑”相关科研攻关,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及重大装备,加强“以竹代塑”产品深度研发,优化产品生产工艺流程,提高竹林采伐、运输、加工环节机械化水平,丰富“以竹代塑”新技术、新产品。

  针对目前“以竹代塑”规模化发展水平低、集约化经营不足、产业链协同不够等问题,《三年行动计划》提出鼓励主要竹产区因地制宜拓展“原料—加工—产品—营销”上中下游产业链,培育一批龙头企业,加速“以竹代塑”产品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,鼓励发展竹产业循环经济,推行全竹利用产业模式。

  针对目前“以竹代塑”地区发展不平衡、示范效应不明显等问题,《三年行动计划》提出在全国选择竹资源丰富、竹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,建设5-10个“以竹代塑”应用推广基地,优先在当地重点领域,探索替代效果好、市场潜力大、公众易接受的“以竹代塑”产品,形成可复制和可推广的先进模式,发挥带动引领作用。

  牛波表示,主管部门需分工协作,加快完善有利于推动“以竹代塑”的法律法规、支持政策、标准认证等体系。地方政府要积极推广“以竹代塑”产品,有条件的地方要创建“以竹代塑”应用推广基地,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。龙头企业要加强相关产品和先进技术装备研发,不断丰富“以竹代塑”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场景。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积极开展调查研究、品牌评价、标准制定等活动,引导“以竹代塑”企业用好国家各项政策措施。国际组织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为引领,鼓励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,创立国际品牌,促进国际产能合作。广大消费者要积极参与,主动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塑料制品说“不”,形成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的生活习惯。

  塑料垃圾和微塑料威胁着地球环境和人类健康,塑料污染问题是全球共同挑战,中国一直是塑料污染治理的实干家和行动派,正在积极参与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进程。下一步,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《三年行动计划》各项任务落实,推动“以竹代塑”高质量发展。牛波表示,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,“以竹代塑”不仅将为我国塑料垃圾源头减量作出积极贡献,也会成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要解决方案,贡献强大“中国智慧”。